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增加多发性硬化症(MS)风险

2022年1月13日,《Science》学术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Longitudinal analysis reveals high prevalence of 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sclerosis”的研究论文。研究验证了MS是由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引起的的假说。通过对美国现役军队中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及多发性硬化症(MS)发病情况的关联研究,得出EBV感染增加MS风险高达32倍的结论。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致残性高的自身免疫疾病,一旦患病便难以治愈。中青年发病较多,其中女性多于男性。疾病的特点是神经细胞轴突脱髓鞘病变,导致视神经炎、肢体麻痹至瘫痪、语言障碍和精神障碍等临床症状。目前,病因未知,没有药物可以治愈,以缓解症状、减少复发为主。

EBV是一种172 kb大小的线性双链DNA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通过输血途径传播。人的一生中有95%以上的机会被感染,感染多发生在孩童时期。大多数感染没有症状,部分有症状感染者在急性感染康复后一生不再复发,少部分患者会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是少数几种可诱发恶性肿瘤的病毒之一,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和EB病毒感染关系较密切。EBV相关肿瘤包括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胃癌、鼻咽癌等。检测这些类型的肿瘤发生是否和EBV感染有关对治疗和预后有积极意义。

肿瘤组织中Epstein-Barr病毒检测(EBER)

不同于急性感染期的检测,原位杂交是检测肿瘤组织EBV感染的金标准。与PCR和免疫组化相比,原位杂交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组织定位明确。EBER是EBV感染潜伏期细胞内数量最多的病毒转录产物,表达于各型潜伏感染中。

EBER 作为一种分子标志物,通过原位杂交检测组织切片中该标志物存在与否已经成为判读是否感染EBV的标准检测方法。

原位杂交的核心就是在一定的温度和离子强度下,使具有特异序列的标记单链探针按照碱基互补规则与组织细胞内待测的核酸复性结合,从而将细胞中特异性核酸得到定位,并通过探针上所标记的显色系统将显示出来。

发表评论